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保健之窗>>计划>>文章内容
小六班保健计划(19年春学期)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2-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敏华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幼儿经过一个学期的生活,他们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这个学期还要让幼儿建立新的规则,培养生活习惯相对容易些;同时,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幼儿园日常生活平常而琐碎,日复一日地反复出现,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习惯的养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幼儿意志力弱,行动不稳定,目的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教差,为使幼儿的行为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并巩固下来,老师一定要把平常琐碎的事情融入到教育中并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这样可以在一日活动中,孩子们都会在不知不觉的相互作用下,慢慢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目标:

1、从各方面培养幼儿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发出的规则性信号,并能按要求或规则进行活动.

3、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习惯的培养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自己用餐、喝水。

4、能接受成人的建议和指示,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常规。

5、会主动招呼熟悉的人,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在成人启发下能帮助他人。

6、爱护玩具和物品,学习收拾与整理

措施:

一、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如今,很多孩子生活在“众星捧月”般的家庭氛围里,他们在动手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离集体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来到幼儿园,这些孩子无论在行动,还是在自理能力上,普遍缺乏自信.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核心,是促使孩子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成人对幼儿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信任既来自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又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认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采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加油!”“没关系,试一试!”……让缺乏自信的孩子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活动,然后再逐渐增加难度,让他们一次次体验成功的快乐.对幼儿来说,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

二、树立正面形象,激发幼儿的模仿意识.

1、教师榜样:“教人者先教己”,作为教师,应为人师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小班幼儿的模仿性很强,他们对好与坏的界限并不明确,尤其是对老师的行为从不质疑.我们在与孩子的日常相处中,时刻要给孩子树立正面的形象,引导幼儿模仿、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

2、同伴榜样:同伴是幼儿交往最多的对象,由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在交往中培养、建立起来的.我们在生活中应及时发现幼儿的正确行为,并鼓励其他幼儿向同伴学习,使之共同进步.

3、家长榜样: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是因为孩子出生以后,首先在家庭中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学习的第一位对象,父母有无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我们将大力宣传家教的重要性,提醒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

三、扎根各个领域,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贯穿于一日生活中.儿歌“好宝宝有礼貌”、故事“漏嘴巴和大公鸡”等,让孩子们在听听、说说、想想的过程中就学到了正确的做法.数学操作活动和美工活动能及时培养幼儿讲卫生、及时整理的良好习惯.

四、家园共育、达成共识促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着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为了使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我们利用家园联系册、个别交谈等形式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使家长们意识到“家长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家长们应为孩子起到身教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天宁区翠竹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